【全球独家】25年,一双妙手修复时光碎片

2023-04-23 23:43:05 央广网

杨景龙没有想到,也没有在意,他能在全国最高级别的一级大赛上获得一等奖,用他的话说:“这是惊喜之中,意料之外的事。”

3月26日,一场国家级的职业技能大赛在山西太原落下帷幕。来自全国的219名选手同台竞技,参加了由国家文物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主办的2022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从选手到裁判,他们之中既有中国文物修复领域的“国宝级”高手,又有未来可能会成为“文物医生”的技术新星。咸阳市文物保护中心的杨景龙一路过关斩将,获得壁画彩塑文物修复师项目一等奖。他也是近年来,该市唯一一名获得此殊荣的文物修复师。


(相关资料图)

杨景龙参加这次大赛现场修复文物画面(央广网发 咸阳日报供图)

4月17日,走进杨景龙的办公室,他戴着花镜,正凑在电脑跟前忙着网上查阅资料,目前他正在参与咸阳市重点研发项目:“三防型”褪色古建彩画显色保护剂研制及应用。他现在的工作主要方面有两个,一是带领团队参与各种文物修复工作,一是做专题项目研发。

刚刚领回的那本红彤彤的荣誉证书,连同比赛穿的红马甲一起“躺在”角落柜子上,落了一层薄灰,有些被“冷落”。

杨景龙说,文物保护和项目研发都刻不容缓,这是文物修复技术的进步,解决文物保护修复中的难题,能有效保护文物,延缓它们的“衰老”。他想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使子孙后代也能看到这些历史的一手资料,让文明通过文物这一载体长长久久地绵延下去。

坚持:冷板凳一坐25年

杨景龙是乾县人,地道的农村娃。1993年,高考时,他和很多同学一样,填报的是热门的计算机专业,然而,当收到西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他才知道自己被调配到文物保护技术专业。

“虽然没有被理想的专业录取,但是只要能上大学,走出农村、走出县城,学啥我都愿意。”这是杨景龙唯一的想法。

西北大学是全国第一所开设文物技术保护专业的高校,他们是第一届本科生。当时,无论是外界还是文物保护系统的人,大家对这个专业都没啥概念。

其实,文物修复是多学科交叉的专业,涉及历史、考古、物理、化学、地质、生物、美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就像医院里的全科医生。

平时不善言谈的他,说起自己的工作,一反常态,侃侃而谈,如数家珍。文物修复也不是一次性的工作,它是一个需要长期维护的过程,除了要对破损的文物进行修复,还要做好前期取样调查、原文物的各种材料分析、检测、实验、工艺研究等,针对每一件文物量身打造它的修复方案。修复完成后要填写档案、日志,绘制病害图、线描图,形成修复报告,结项验收。

寥寥数语听着简单,实则很辛苦,只有发自内心的足够热爱,才能坐得住、耐得住、守得住这份枯燥和寂寞,这是杨景龙这么多年的最深感触。

就拿这次比赛来说,在实操部分,杨景龙修复的是揭取下来的山西明清时期的寺观壁画,修复面积大概不到1平方米,而除了中途吃饭半个小时,几乎全程14个小时,他一刻不停站在壁画前进行修复。“结束后,腿都不会打弯了,如果是平时,这些工作量起码都在15天以上。”

杨景龙说,全班毕业的22个人,现在还在文物修复一线工作的只剩他一个了!

较真:比缂丝绣品更精细的活

刷子、毛笔、镊子、尺子、小刀……在文物修复室,杨景龙的操作台上摆放着一排常用工具。

别看这些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小东西,要能用他们熟练地与文物打交道,入门平均都要花5年时间。

白大褂、口罩、手套,伏案灯下,对文物进行一点一点修复,就像医生在做精细的心脏手术,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修复文物讲究的就是慢工出细活,要求修复师既有高超技艺又要全情投入,才能确保在修复过程中不对文物本身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文物分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绝大部分文物保存状况比较差,有些打眼看去就伤痕累累,有些表面看起来品相不错,其实“内伤严重”,内部结构发生严重病害“生命垂危”。“所以修复是非常严谨的,遇到复杂的保护修复案例,需要查阅各种资料,聘请专家开会研讨,沙盘推演,再模拟修复,直到完全放心才敢实际操作。”杨景龙说,2011年,他曾经接到过新疆库木吐喇第34、45、50、56、60石窟壁画保护修复工作,那次的修复对他是一次挑战。

因为每一件文物都具有独一性和唯一性,修复必须一次到位。当时,有一块1.2x1.5米的壁画修复难度非常大,壁画脱离墙壁空隙达到几十公分,处理稍微不当,整个壁画就会全部脱落,毁于一旦。就连敦煌博物院的专家也望而却步。

为了保证壁画一次修复成功,修复前杨景龙连续三天三夜没合眼,制定方案,模拟修复过程,很多工序甚至要在几秒钟内就得完成。他当时立下“军令状”,“如果修复失败,就退出文物修复行业!”得益于多年的技术经验积累,结局是圆满的。

2018年、2019年,杨景龙花费两年时间修复了一件不到一平方米的昭陵段简璧墓壁画仕女图,这也是他修复时间最长的一件文物。让几百块完全看不出部位的碎块,最后在他的努力下完整复原,绽放出它原来的“美”!

杨景龙花费两年修复的昭陵段简璧墓壁画仕女图(央广网发 咸阳日报供图)

每件文物修复完成的那一刻,杨景龙说自己都非常自豪。经过一个人或一个团队,让这些无生命的物品重新散发活力,延长它们的“寿命”,继续讲述中国故事,为后代多留下一点文化遗产,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努力:科技给了他们多一双慧眼

现代文物修复事业既需要匠人,也需要科技,文物修复师除了需要不断精进技艺,更要注重与科学技术的结合。

2008年,杨景龙结合基层文物科技保护修复的困境及困难,主动联系和多次沟通协调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院陶质彩绘文物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最终创建了全国第一家地市级文物修复基地工作站——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院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咸阳工作站。

四象陶质彩绘罐修复前后对比(央广网发 咸阳日报供图)

工作站的建立也为咸阳市文物保护中心购置了新的设备、工具及分析仪器,打造了一个高标准的实验、修复室,使文物修复不仅仅使用传统的手艺,更注入了很多高新技术。

“目前,各种分析仪器,比如XRD、XRF、扫描电镜、热释光、红外光谱,三D扫描等已经被广泛运用到文物修复工作中,将文物材料工艺、结构等分析的非常透彻,使我们肉眼看不到的问题都能清晰展示出来,大大提高了我们科技保护水平。”

在文物修复领域,类似的技术已成了修复工作者手与眼的延伸。杨景龙依靠多年磨出的经验、心境和日益先进的科技,不断加大科学研究,并把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文物科技保护中来。

他潜心研究壁画保护修复工艺技术、壁画彩绘颜料保存环境问题、褪色古建彩画显色保护剂研制等课题研究项目。耗费近5年心血,出版的学术专著《唐墓壁画保护修复研究》,是咸阳市第一部文物科技保护修复专著,系统介绍了唐墓壁画的科技保护修复及自己的新工艺、新材料、新做法的研究成果,为咸阳文物科技保护修复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为陕西省乃至全国壁画的保护和修复工作贡献了咸阳智慧、咸阳力量。

传承:苦海行舟希冀后继有人

从1998年,修复第一件文物开始,25年间,杨景龙始终坚守在文物科技保护修复工作第一线。

他为陶质彩绘文物、金属文物、墓葬壁画、石窟寺壁画、寺观壁画、砖石质文物等400多件(组)或窟的文物进行方案设计、科技保护与修复,使一批又一批病害危重、濒临消失的文物重新“活”了起来。

而在咸阳,像杨景龙一样的文物修复师只有6人,今年49岁的他是其中年龄最小的。

修复文物急不得,但寻找文物修复人才迫在眉睫。

采访中,咸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吴宁告诉记者,咸阳各类可移动文物就有几十万件,还不算不可移动的。但是因为文物修复人才的短缺,大量文物都只能在仓库里保存,不能进行陈列展出,尤其是研究秦代和唐代的大量资料目前还处于封闭的状态,这对老百姓也是一大损失。现在正在积极努力,使人才引进机制应该更趋于多样化。

杨景龙对修复好的文物进行最后检查(央广网发 咸阳日报供图)

他认为文物修复事业最需要两种人才:一种是能工巧匠,动手能力强,一来就能坐下来修东西;另一种人才则是有知识储备,有学术背景,可以带动文物修复事业的高层次发展。

同样,为了培养接班人,杨景龙也一直在和高校文博专业或者社会上爱好者合作,他带领团队多次进入校园进行专题讲座,科普文物科技保护修复知识,现场指导模拟文物修复保护。

值得欣慰的是,在杨景龙耳濡目染下,儿子刚刚考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文物保护专业,未来他们父子将并肩作战,继续做好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和保护者,让更多文物“重获新生”!

记者手记:

明明已经是“大师”,他却只愿意称自己是一名普通的“手艺人”。靠着一双巧手、一对慧眼、一颗匠心、一腔热忱,杨景龙走出了一条让无数破损、残缺的文物 “重生之路”。采访时间虽然很短,但足以让人感受到文物修复工序的繁复冗长,枯燥难熬。

然而,杨景龙却乐在其中。他说,修复文物的过程不仅是重现古代工匠精神,也是在发掘和记录故事。通过文物修复工作把这些信息提取出来,从而更好地为文物的传承发展作贡献。

择一业,终一生。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加入、壮大修复师队伍。像杨景龙一样,用“匠心”坚守着对文物保护的那份“初心”,成为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坚实基础和力量源泉。(咸阳日报供稿 记者 马沅聪)

上一篇 : 成人眼睛斜视手术后遗症_斜视手术后遗症

下一篇 : 最后一页

x

相关推荐

精彩推送